详情页

详情页

DETAIL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把数字金融发展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要把握数字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切实提升金融体系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对于金融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是数据密集型行业,数字技术历来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变革,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优化金融决策、运营流程和交易模式,能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数字央行”建设对于完善中央银行治理、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运行有重要作用。金融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科技运用,能提高金融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加大金融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支持力度,巩固拓展数字经济优势,是数字金融题中应有之义。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数字经济相关领域需要多元化资金投入。金融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能跨时空集聚资本、配置资源,对数字经济领域形成可持续投入,并提供风险管理手段和渠道。特别是金融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化运营能力和线上线下协同,对接产业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提供与数字经济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能够和数字经济形成协同发展效应。

构建与支撑金融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数字金融体系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演进,金融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方兴未艾,数字金融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机遇、重视安全,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为关键驱动,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竞争力、普惠性,保留必要的现金等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加强数字金融治理,提高数字化监管能力和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积极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支持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加快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落实,实施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推动金融机构、清算机构加强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一把手”负责制、统筹协调机制、运营机制和成效评价体系。完善数据治理制度和质量管控机制,推进金融领域“数据要素×”试点。合理布局数字生态场景体系,构建零售数字金融生态,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推进组织、流程、风控、服务数字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探索数字化转型特色模式。

推动数字金融与其他四篇大文章协同融合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强数字技术在科技金融服务的运用,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和海量专利数据,开发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模型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工具,对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和动态监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数字化渠道对接点多面广的小微企业、涉农主体,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批量化获客、自动化审批,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加强绿色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支撑,推动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数据以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分等,探索创新产品服务模式。运用数字技术探测收集碳足迹信息,提升碳减排计量、核算和披露水平,提升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加快数字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改造,提升服务便利性。建设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将金融服务嵌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等数字化场景,支持提升数实融合水平。

强化数字金融基础配套,夯实发展“底座”。营造高效安全的支付环境,提高支付系统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系统功能,丰富业务场景,提升支付系统服务质效。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支持培育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发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功能,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积极稳妥推动市场化征信和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壮大。加强数字金融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机构建设优化绿色智能金融数据中心、高可靠冗余网络架构、先进高效算力体系。

加强数字金融治理,促进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完善数字金融的法治体系,严格遵循、准确适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数字经济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数字金融监管制度体系,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加强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常态化监管,坚持金融持牌经营、监管一致性、技术中立等基本原则,强化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和跨部门监管协同,及时研判新业态新模式的金融属性,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对以数字金融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厉打击,加强数字金融领域国际合作。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和监管工具,推动数字金融守正创新。加快发展监管科技,利用大数据、网络分析等手段,提升监管数据获取和分析处理效率。

版权所有©济南长清沪农商村镇银行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